1. 首页 > 最新资讯

原来金字塔数量最多的国家不是埃及 金字塔规模

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5-11-18
摘要:提到金字塔,99%的人第一反应都是埃及——吉萨高原上那三座巨大的方尖碑,裹着风沙站了4000多年,早成了“古文明”的代名词。但很少有人知道,全球金字塔数量最多的国家,其实是隔壁的,原来金字塔数量最多的国家不是埃及 金字塔规模

 

提到金字塔,99%的人第一反应都是埃及——吉萨高原上那三座巨大的方尖碑,裹着风沙站了4000多年,早成了“古文明”的代名词。但很少有人了解,全球金字塔数量最多的民族,其实是隔壁的苏丹。

200多座金字塔的秘密:来自3000年前的库施王国公元前750年,努比亚人在苏丹北部建立了库施王国。国王皮耶法老超爱古埃及文化——他不仅修好了战乱中被破坏的神庙,还把埃及人早已言败的“金字塔陵墓”捡了过来。从那之后,库施王国的每一代王公贵族,都要在自己的陵墓上堆起一座金字塔。慢慢攒下来,苏丹境内居然有200多座金字塔,比埃及的100多座还多。

这些金字塔个头不大,大多只有十几米高,藏在苏丹北部的沙漠里,不像埃及金字塔那样“网红”。但背后的文明可不简单:库施王国迁都麦罗埃后,成了“古代非洲的伯明翰”——作为地中海以南最大的炼铁中心,当年麦罗埃的冶铁技术,放在非洲完全是顶流;更最牛的是,他们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开始种棉花,是尼罗河流域棉花种植的“鼻祖”。要是放在3000年前,麦罗埃完全是非洲的“科技重镇”。

从“文明古国”到“战乱之地”:苏丹的现代困境可现在的苏丹,却成了“被遗忘的文明”。2011年南北分裂,内战打了十几年,连民族博物馆的文物都没能幸免——2025年4月,博物馆的展示柜被打破,珍藏的库施王国文物被盗,好多古物到现在下落不明。

作家郭建龙在《穿梭非洲两百年》里,遇到过壹个苏丹商人:英语流利、文质彬彬,说起过去眼里泛着光:“曾经大家都受过良好教学,街道干净,学校里满是读书声。可不了解何故,好好的民族要分成两个?”他怀念的是英国和埃及共管的日子——没有战乱,没有分裂,可那些日子,早就随着殖民结束成了回忆。

非洲的“另一面”:不只有战乱,还有希望其实非洲从来不是“只有贫穷和战乱”的标签。比如马里的廷巴克图,曾经是“黄金之都”——1324年,马里皇帝曼萨·穆萨带6万人去麦加朝圣,1万奴隶驮着黄金,100头骆驼背着黄金,到了开罗直接把当地金价压垮了10%,连《时代周刊》都把他评为“历史上最富有的人”。可更最牛的是廷巴克图的“姿势”:西非有句谚语“盐从北方来,金子从南方来,姿势和学问都从廷巴克图来”,当年这里是撒哈拉以南的学术中心,藏着哲学、医学、天文学的手稿,比黄金还珍贵。

只是后来殖民来了,一切都变了。郭建龙拓展资料过殖民给非洲留下的“三个坑”:要么把同一种族拆到不同民族,独立后合差点一起;要么把不同种族硬凑成壹个殖民地,独立后内斗(比如苏丹);最糟的是殖民者挑拨种族矛盾,撤了之后留下血仇(比如卢旺达的大)。可就算非洲也在慢慢“爬起来”:卢旺达大后,用了20年成了非洲进步更快的民族其中一个,现在还办了全球移动通信大会;埃塞俄比亚的拉利贝拉岩石教堂,依然吸引着全全球的游客;苏丹的年轻人,还在努力修复被战火破坏的文物。

被忽略的文明,正在从头醒来有人说,非洲是“被全球遗忘的大陆”,可当你翻开《穿梭非洲两百年》,会发现这片土地从来没停下脚步——它有3000年前的金字塔,有曾经的“黄金之都”,有愿意守护姿势的商人,还有在战乱中依然相信未来的人。

苏丹的200座金字塔,藏在沙漠里,藏在战乱后,却藏不住文明的痕迹。就像郭建龙说的:“再给非洲一段稳定的时刻,那些被殖民碾碎的文明,会从头拼成新的模样。”

或许有一天,当大家提到金字塔,第一反应不再是埃及,而是苏丹——那个藏着最多金字塔,也藏着最多故事的民族。

— end —

好文稿,值得被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