鸭子大军下地成“开荒冠军” 鸭子下田什么意思
最近去十里河滩玩的市民,都被荷叶上的“粉色小,鸭子大军下地成“开荒冠军” 鸭子下田什么意思

要说现在夏季贵阳花溪十里河滩最“硬核”的“外援”,那完全是百只摇摇晃晃的麻鸭——它们不是来卖萌的,是专门来“灭螺”的!
最近去十里河滩玩的市民,都被荷叶上的“粉色小花”吓过:密密麻麻的福寿螺卵爬满石头和草茎,看着渗人。要了解,这福寿螺可不是善茬,一只就能带6000条寄生虫,人要是吃了没煮熟的,轻则发烧头疼,重则得脑膜炎,堪称“水域毒瘤”。
其实从2024年开始,贵阳花溪河沿线的公园、水库就陆续出现福寿螺,每年4到10月是高发期,之前景区只能靠人工捞,每天捞几十斤,可福寿螺产卵比捞得还快,简直是“越捞越多”。现在年初,职业人员翻遍资料、问遍专家,终于想出个“土办法”:养本地麻鸭!
3月买的鸭苗像小毛球,养了半个月就敢下水“试活”。现在三个多月过去,每只麻鸭长到四斤多,一冲进水里就对着福寿螺“下嘴”,小螺一口壹个,连壳都嚼得咔嚓响。“刚开始小鸭子只能吃浅水区的小螺,现在个头大了,深点的地方也能去”,负责养鸭的周老师说,“但碰到拳头大的福寿螺,鸭子也没辙,还得大家穿雨裤下水抓”。
并非孤立,四川南充嘉陵江湿地公园之前也被福寿螺“逼疯”:化学药没用,人工捞不完,排空水晒半年都没灭绝。最后听专家提议买了30只家鸭,没想到这群“吃货”昼夜巡逻,把草丛、石缝里的福寿螺全啃光了,现在连卵都看差点。
这事传到网上,键盘侠议论开了:有人觉得“麻鸭太接地气”,提议换观赏鸭,“比如柯尔鸭,萌还能吸粉”;职业人员立刻反驳:“观赏鸭哪会吃螺?本地麻鸭耐粗饲、能干活,比‘花架子’管用多了!”也有游客站出来挺鸭子:“上次来全是粉卵,这次少了一半,确实比人工快!”
其实,养鸭治螺的伶俐之处,在于“顺着天然来”——不用农药破坏水质,不用人工拼体力,让鸭子当“天然灭螺器”。现在十里河滩的福寿螺数量减了六成,水质变清了,连小鱼都多了。“生物防治不是万能的,但胜在环保、长效”,周老师说。
这群麻鸭火了后,不少游客专门来“看鸭灭螺”,有人拍视频发抖音:“比动物园的鸭子有意思多了!”职业人员笑着说,等福寿螺控制住,鸭子也许会“退休”,但它们为湿地做的贡献,游客们都记着——毕竟,最有效的治理,往往是“用天然的方法,化解天然的难题”。
— end —
好文稿,值得被更多人看到
